在端州睦崗街道商鋪附近,山河社區居委會網格員找不到車主后,將亂停放的電動自行車移入停車位內。 西江日報記者 楊永新 攝
昨日上午九點,在安排好當天的工作后,端州區閱江社區居委會副主任、獲2020年12月市創文“月度之星”的梁肇媚,開始巡查所負責的網格。“阿叔,你檔口擺出太多了,占了人行道,不安全也不文明呀,我幫你往里面挪一挪。”說著,她動手幫士多店老板整理攤位。
梁肇媚對記者說:“閱江社區有很多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,在維護創建成果工作中,存在的難點也多,對此,社區工作人員以定期巡查和隨即抽查模式相結合,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創建成果。”
在梁肇媚每天的巡查中,見到有污水浸臟地面,她就用掃把掃干凈,又用清水沖洗干凈。她說,巡查遇到問題就不能拖著,盡量立馬解決。“周邊居民看到我們在努力工作,他們都積極支持和配合,讓老舊小區煥發了新生機。”
去年11月,肇慶市成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,盡管如此,我市各項管理工作依然保持常態化。近日,為表揚先進,樹立榜樣,激勵全體工作人員和市民鞏固創建成果,市直單位及端州、鼎湖和高要三個區共評出“月度之星”315人。
與梁肇媚一樣,獲評肇慶市創文“月度之星”的高要區金渡鎮人大辦公室主任譚志毅,在每一天的巡查中,他都隨身帶著垃圾袋、抹布,看到墻上的“牛皮癬”、垃圾桶沒有及時清理,他都會動手解決,對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,他立即聯系環衛部門到場處理。“在文明創建過程中,明顯感覺到居民素質提高了,鎮容鎮貌美了,群眾的滿意度更高了,這更堅定了創文成功后常態化工作不能放松的信心。”他說。
高要區金渡鎮在文明創建中有自己的“規定動作”。譚志毅在日常工作期間,首先做到“多看多做”,重點檢查背街小巷環境衛生是否整潔,是否有亂張貼“牛皮癬”、垃圾桶是否有及時清理等等。同時,他“耐心勸,用心教”,勸導周邊商戶、住戶自覺落實“門前三包”責任制,搞好門前環境衛生,減少貨物雜物亂堆亂放,及時勸導亂穿馬路、亂丟垃圾、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。通過入戶走訪的方式,向周邊群眾宣傳創文知識,派發相關宣傳單張和手冊,傾聽群眾對日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,不斷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識。
遇到不配合的群眾,譚志毅以“勸導教育為主、執法整頓為輔”的工作原則。他說:“這是工作的難點,更需要我們的耐心。在發現不文明現象發生時,我們優先采取勸導教育手段,首先勸導他們停止不文明行為,同時教育他們要自覺維護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。”譚志毅和同事們的做法得到了群眾的支持,很多群眾自覺成為文明行為的勸導者、宣傳者,普遍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,亂丟垃圾、亂停亂放、亂拉亂掛、占道經營等現象得到了極大改善,文明氛圍也日益濃厚。
市文明辦舉辦的“創文之星”評選自2019年10月啟動后,截至目前,共評選出月度之星2312人,季度之星290人,年度之星30人。評選范圍不僅涉及在崗職工,還包括普通市民。在肇慶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后,該評選并沒有停止,2020年年度創文之星即將揭曉。市文明辦創文宣傳科科長鄒通表示,通過“創文之星”評選活動的持續開展,鼓勵市民和干部職工繼續參與到日常管理工作中,帶動更多人維護我市文明創建的果實。
西江日報記者 高靜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